專題報道

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

2024年08月07日  轉摘自:光明日報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對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立足繼續完善和擴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高度,對“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作出部署安排。深刻理解這一重要命題的涵義和價值,挖掘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的基本經驗,進一步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建設,對於引導人們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共識和合力,具有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
    1.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的重大意義
    理想信念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壓艙石”,決定着人們的思想立場和行為方向。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是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的優良傳統和鮮明優勢。在革命、建設、改革歷程中,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理想信念和理想信念教育,對黨員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牢記初心使命、挺膺擔當、積極作為,將個人理想自覺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把億萬民眾團結在共同理想的旗幟下,同心同德、攻堅克難,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焕發歷史主動精神、歷史創造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供應強大精神動力。
    常化製度化是理想信念教育性能得以達成的重要保障。理想信念的形成與擴展是一個長期、復雜、漸進的過程,決定了理想信念教育不能搞“一陣風”,必須註重實效、久久為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理想信念,源自堅守,成於磨砺。”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強調理想信念教育在時間上的持續性、經常性、日常性,能夠使理想信念教育貫穿個體成長成才的全周期、全過程,落實到日常生活之中。理想信念教育製度化強調理想信念教育在方式上的規範性、系統性、體系化,能夠把理想信念教育的舉措上升為具有剛性約束的製度安排,通過建章立製的方式推動理想信念教育落地生根、走深走實。
    新時代新征程,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具有突出時代價值。第一,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必須持續不斷地推動廣大黨員、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堅定不移地高舉改革開放旗幟,不斷增強凝聚力和戰鬥力,以釘釘子精神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部署落到實處。第二,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是完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製、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必然要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範圍指導地位的根本製度,更好應對意識形態範圍存在的現實挑戰,必須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把理想信念在全社會範圍內牢固樹立起來,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第三,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是破解大黨獨有難題、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必然要求。深化黨的建設製度改革,完善黨的自我革命製度規範體系,必須以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為着力點,通過常態化製度化的方式破解堅定理想信念“最後一公裏”的難題,更好地用理想信念固本培元、補鈣壯骨,不斷推進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第四,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重任時代新人的必然要求。青年的理想信念關乎國家的未來。必須結合青年的思想特點,探索新時代新征程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的規律,更好地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理想信念的火種一代代傳下去,引導廣大青年在達成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不懈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
    2.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的基本經驗
    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理想信念教育,在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上展開了深入探索,深化了對理想信念教育的規律性認識,取得了顯著成效、積累了寶貴經驗。
堅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是一項復雜的實踐課題,要彙總考量教育者、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等多方面因素,進行教育上的系統策劃、全局謀劃、整體推進。新時代以來,我們黨堅持“革命理想高於天”的思想理念,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有機融入黨內集中教育、國民教育、公民道德建設之中,紮實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一是將理想信念教育同黨內集中教育的常態化製度化緊密結合起來。黨內集中教育是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重要舉措,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載體。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通過加強黨內集中教育常態化製度化建設,助力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例如,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對于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製度化的意見》,就是旨在形成教育引導的長效機製,推動黨內集中教育走深走實,解決一些黨員身上存在的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的問題,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自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二是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製度安排之中。理想信念教育,必須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結合不同學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心理特性,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學校思政課是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校思政課建設,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擴展,為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供應有力支撐。三是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之中。《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重點任務中的第一條就是“築牢理想信念之基”,強調要“在全社會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建設的常態化製度化,是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的重要體現,為理想信念教育的落地生根供應了製度保障。
    堅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一項常修常煉的終身課題。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必然要落腳到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修養、自我提高上,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終身課題、常修常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年輕幹部要牢記,堅定理想信念是終身課題,需要常修常煉,要信一輩子、守一輩子,三心二意、半途而廢甚至背叛初衷肯定會出大問題。”新時代以來,黨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註重引導廣大黨員、群眾不斷加強自身修養,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一是在常態化的理論學習中堅定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認識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衛真理,是堅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提高理論素養、堅定理想信念與加強黨性修養是有機統一的。新時代以來,通過創新黨內學習製度,完善黨委(黨組)理論學習核心組各層級學習製度,使廣大黨員、幹部在堅持不懈地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踐中,不斷鞏固堅定理想信念的理論根基。二是在常態化的實踐鍛煉中堅定理想信念。新時代以來,通過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落實“四下基層”製度,健全年輕幹部下基層、接地氣工作機製,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實踐在一線、效勞在一線、鍛煉在一線,立足本職工作踐行理想信念,通過社會實踐鍛造理想信念堅定性。正如《對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強調的,全體黨員要“把理想信念的堅定性體現在做好本職工作的過程中,自覺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苦幹實幹”。
    堅持理想信念教育的實踐規範性。作為一種觀念形態,理想信念具有鮮明的實踐性,蘊含着深層次的行為規範要求。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理想信念及其教育的問題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規範要求,為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供應了根本遵循。他提出了檢驗一個幹部理想信念是否堅定的“六個是否”的標準,即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驗面前有政治定力,是否能樹立牢固的宗旨意識,是否能對工作極端負責,是否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是否能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勇挑重擔,是否能經得起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六個是否”是一個有機統一整體,闡明了理想信念的政治定力標準、宗旨意識標準、工作態度標準、奉獻品格標準、擔當精神標準、廉潔紀律標準,為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明確了詳細的標尺。
    3.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的時代要求
    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必須堅持理想信念教育機製、價值觀培育機製、文明培育機製、公民道德建設機製的一體化探索,在實踐中形成鑄魂育人的強大合力,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
    着力探索理想信念教育機製。健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工作體系,持續加強理論武裝工作,以黨的創新理論引領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引導人們在感悟真理真知中堅定理想信念。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責任製,善於運用思想政治工作和體製製度優勢,做好黨員和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持”,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特別是要推動廣大黨員、幹部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引導人民群眾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生動實踐中踐行理想信念,把理想信念深深植根於思想中、落實到行動上,爭做新時代新征程的奮鬥者、追夢人。
    着力探索價值觀培育機製。《決定》提出,完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製度機製。2013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對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堅持以理想信念為核心,抓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在全社會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着力鑄牢人們的精神支柱”。新征程上,必須堅持和擴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製度,完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製度機製,完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律政策體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融入社會擴展、融入日常生活,在推動全社會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堅定人們的理想信念。
    着力探索文明培育機製。《決定》提出,改進創新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工作機製。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是推動全體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方式。新征程上,要改進創新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工作機製,創新拓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運用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的載體,將理想信念教育有機融入其中,推動廣大人民群眾在文明實踐中感悟和堅定理想信念。優化英模人物宣傳學習機製,加強對革命、建設、改革不同歷史時期各類先進典型的學習宣傳,創新愛國主義教育和各類群眾性主題活動組織機製,推動全社會形成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爭做先鋒的良好氛圍,推動人們在先進典型人物的示範帶動下自覺堅定信仰、堅守信念、堅持信心。
    着力探索公民道德建設機製。《決定》提出,構建中華傳統美德傳承體系,健全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體製機製,健全誠信建設長效機製,教育引導全社會自覺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要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健全誠信建設長效機製,引導人們在加強道德修養的過程中堅定理想信念。建立健全道德範圍突出問題協同治理機製,旗幟鮮明地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在批判錯誤思想觀念、道德觀念的過程中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自覺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形成網上思想道德教育分眾化、精準化實施機製,緊密結合網絡空間道德生活的新動向、新態勢,探索網絡空間理想信念教育的創新形式,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精準性、針對性、長效性。(作者:吳潛濤、潘一坡,分別系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核心特聘研究員;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助理教授)
 
網上展廳 | 誠聘英才 | 屬下網站 | 網站地圖 | 友誼鏈接 |




  Copyright © 2015 gztit.com™ All rights reserved